日趨堅強智能的湖南電網正在為三湘大地注入澎湃動能;高質量發展中的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湖南電力”)一直忠誠踐行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初心與使命。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當時凋零弱小、殘破不堪的湖南電氣公司從此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湖南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孟慶強今年7月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所總結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電網已然走過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城市到鄉村全覆蓋的輝煌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迅速,電量增長迅猛。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1745億千瓦時,約為1949年的1萬倍!
1萬倍的背后,是湖南電網供電能力的不斷增強,是國網湖南電力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70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國網湖南電力人的不懈努力,湖南電網煥發出勃勃生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重大成就。70年來,國網湖南電力的廣大干部員工始終秉持初心,建設堅強電網;擔當使命,為三湘發展賦能,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滿足需求跨越發展電網
湖南電力工業的發展基礎十分薄弱。1949年,全省發電裝機容量僅有1.53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265萬千瓦時。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作了主人,社會主義建設和創造自己新生活的熱情高漲。與此同時,湖南電力人發展電力工業、建電廠、架電網的激情迸發,電力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70年來,湖南電力發展實現了“三個跨越”。
一是從小而分散到省內成網、跨省聯網的跨越。解放初期幾個分散在不同城市的小電廠和配套建立的小電網既孤立,又弱小,1952年長沙、株洲、湘潭才通過35千伏輸電線路聯起來。到1960年,才在湘中大地上形成了110千伏的電網,上世紀70年代后,又建起了湘中北電網和湘南電網。直到改革開放后的1980年,隨著220千伏衡陽(酃湖變電站)—株洲(白馬垅變電站)輸變電工程投運,湘中北與湘南電網聯成一體,形成了全省統一電網。1984年初,湘鄂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宣告了湖南電網并入了華中電網,使葛洲壩水電廠的電能源源不斷送入了湖南,F在,跨省的鄂湘三回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跨區的祁韶±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使得 湖南電網成為了華中電網和國家電網這個堅強大電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湖南電網大起來了。
二是電網電壓從高壓到超高壓、特高壓的跨越。
1949年底,湖南才有了第一條從湘潭到長沙的35千伏輸電線路。
1960年,第一個株洲—湘潭—婁底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
1969年,新建的柘溪—湘潭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
1985年6月開工,1988年6月建成的500千伏葛洲壩—常德(崗市)—株洲(云田)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使湖南電網進入了超高壓電網行列。隨著一批批220千伏和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建成投運,湖南電網已形成了220千伏雙環網和500千伏菱型環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電網發展全面提速。2015年6月3日,隨著挖掘機在位于湖南湘潭射埠鎮的±800千伏特高壓韶山換流站挖下第一鏟土,宣告著祁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兩年后,2017年6月23日,隨著±800千伏特高壓韶山換流站運行控制室負責人孫鵬的一聲令下,承載著三湘大地父老鄉親殷切期望的祁韶±800千伏特高壓電流瞬間注入了湖南電網,自此,湖南電網的“特高壓時代”華章盛啟。湖南電網強起來了。
三是從缺電用,到有電用、電好用的跨越。曾幾何時,因為電力缺口大,較長時期供不應求。改革開放尤其是上世紀末到21世紀初,電力建設的投資不斷加大,電網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國網湖南電力廣大職工把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精神特質發揮到極致,奮力推進湖南電網建設。湖南全省到1997年實現了“村村通電”,10年后的2006年11月27日,又實現了“戶戶通電”,湖南人民特別是偏遠山區的農民從此告別了無電歷史。
2008年,湖南遭受百年不遇的冰災,地處湖南電網末端的郴州電網受損嚴重,國網湖南電力舉全力調集全省各地市搶修力量幫助郴州恢復供電,國家電網公司集全國的力量馳援郴州,整個受損電網得以恢復重建!
黨的十八以來,湖南電力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無論是裝機容量還是新能源發電,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電網規模和供電能力更是日新月異。5年來,國網湖南電力電網建設投資達650余億元,到2018年底,國網湖南電力運維的直流換流站兩座(湖南境內1座),換流容量1240萬千瓦,落點湖南的±800千伏直流線路1條;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1.42億萬千伏安,輸電線路近7萬千米,分別是1949年的9.47萬倍和1407.41倍。
現在的湖南電網,依托特高壓,已基本建成500千伏電力疏散通道和覆蓋負荷中心的環形網架,通過了3回鄂湘500千伏線路連接華中電網,湖南電網接受外電能力已達560萬千瓦,比2013年增加了一倍,全省供電保障能力邁上新臺階。
2018年,湖南省全社會用電量1745億千瓦時,約為1949年的1萬倍,全社會最大負荷3550萬千瓦時,較2013年提高了35.5%;統調負荷最高達3008萬千瓦,較2013年提高了38.75%。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湖南電網用電負荷、電量雙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3017萬千瓦和6.29億千瓦時(今年最大日用電量是6.29億千瓦時,時間是8月20日)。充足的電能,為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助力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電好用”支撐湖南省2018年GDP高達3.64萬億元,在全國各。ㄊ校┳灾螀^中名列第8。
70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電網人的不懈努力和奮斗,湖南電網結構不斷堅強、資產質量日趨優良、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業績水平不斷改善,以特高壓為支撐,已基本建成“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骨干輸電通道和覆蓋湘東、湘南負荷中心的受端環網,形成堅強智能的主網架結構,電網的樞紐和平臺作用不斷發揮。
服務提質彰顯為民情懷
堅持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在國家電網系統中的具體演繹就是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
孟慶強在多次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說過這樣一句話:“湖南電力必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理念,把為人民提供優質充足的電力保障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強電網建設,不斷優化供電服務,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堅強優質的電網保障!遍L期以來,國網湖南電力以堅強電網為基礎,堅守服務于湖南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于滿足湖南人民對美好生活用電需求的初心,認真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真正落實“優質服務是電網企業的生命線”的基本要求。國網湖南電力實行全員動員,全員參與,全員服務,把用心用情為用電客戶服務的理念灌輸到全體員工心中,落實在各自的專業和工作崗位上。
在全省800余個城鄉供電營業廳全面實行綜合柜員制。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建設規范化、體驗式的營業廳。用電業務辦理柜臺前移到政務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和村民服務中心,下沉到重點社區,首批推出了140多個供電服務站,為群眾辦理用電業務提供了“家門口的服務”。
定目標,出實招,于2018年推出優化用電營商環境兩年行動,全面實行10千伏及以上大中型客戶省力、省錢、省時“三省”服務與低壓小微企業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服務。確保辦電環節壓減至4個以內,平均接電時間壓降25%。2018年、2019年,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的目標都已提前實現。用電客戶對“獲得電力”的感受越來越好。
切實為用電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積極開展互聯網+用電服務,線上線下都能辦理用電手續,推出“掌上電力”“電e寶”。
綜合能源服務和泛在電力物聯網在優質服務領域中的應用,拓寬了營銷服務工作的新天地。主動為用電客戶量身打造用電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電能替代等一系列的相關工作,正在逐步使單一的電力供應商逐步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變。國網湖南電力在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進程中,正式推出的大數據服務平臺,相應的共享數據已經服務于社會和用戶。
70年來,國網湖南電力優質服務工作的形式不斷豐富,內容不斷充實,做到了用心、用情、暖心,各項有實效、受歡迎的服務新舉措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肯定和歡迎。為了黨和政府放心,為了人民群眾滿意,國網湖南電力的優質服務工作一直在路上。
電力扶貧促進鄉村振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的十八洞村考察扶貧工作時,明確提出了“精準扶貧”的要求。國網湖南電力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制定了大力實施農網改造,特別是貧困村電網改造、光伏扶貧、駐村幫扶“三大工程”的精準扶貧措施!叭蠊こ獭睂嵤┪迥甓鄟,取得的成效明顯,成果喜人。
5年來,國網湖南電力共投資300余億元實施農網改造,累計完成1.5萬余個行政村的農網升級改造。其中完成了4255個中心村、6423個貧困村的農網升級改造,在實現了“戶戶通電”的目標后,繼續升級農村電網,完成了村村通動力電的任務,為鄉村和農戶發展生產經營,創收奔小康提供了充足的電能。
全面推進鄉鎮供電所和供電服務員工的規范化管理,一批又一批“五星級供電所”“全能型供電所”不斷涌現,供電服務員工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也不斷提升,促進了農村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壓質量改善、線損逐步降低、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提高,全省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性2018年底達到99.76%。
國網湖南電力近年來創新實施“致富+就業”的新舉措,從2019年起,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高考考生定向招收了400名新生,培養完成相應學業的供電服務職工,可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此一創新舉措,已經得到了國資委的肯定推廣。與此同時,積極服務于光伏扶貧項目的建設和投運后并網結算,異地扶貧搬遷等重大扶貧項目的配套電網建設;選派駐村的245名優秀干部員工扎實推進152個駐點幫扶村脫貧,其中82個貧困村、4萬余人已經脫貧出列。光伏扶貧項目創造的“陽光財富”已使貧困戶獲得了高達1.73億元的可觀收入。
“國網湖南電力堅持用心用情用力,形成省、市、縣公司‘三級黨政主要負責人’狠抓扶貧的格局,多措并舉助力脫貧攻堅,為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國網力量,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評為‘2018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泵蠎c強說。
黨建引領新時代再出發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是國網湖南電力黨委管黨治黨的基本遵循。國網湖南電力黨委近年來創新推出了“13455”黨建工作模式,并大力推進“黨建+”工程!包h建+”中的“+”不是數學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的深度融合。今年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孟慶強一直強調“要把初心轉化為工作的決心,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供好電,服好務,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2018年12月底,國網湖南電力召開了啟動電網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動員大會。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湖南推進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加快高質量發展其基已奠,實現高質量發展其徑已明。對于貫徹落實湖南省的決策部署,國網湖南電力黨委專題研究并制定了促進湖南高質量發展相關舉措,開展“電力先行”九大行動,為湖南高質量發展賦能。
2019年6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從2019年~2022年投資1008億元,建設一大批包括交直流特高壓輸電在內的電力工程項目,完全滿足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基本相當于再造一個湖南電網。落實省委省政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的要求,在優化調度的同時,優先消納風能、光伏發電、水電等清潔能源,2019年8月末新能源并網規模同比增長23.3%,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57.8%,占全省發電量的45.0%。
切實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建設“三型兩網”,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推動數字化轉型,國網湖南電力的能源大數據平臺已被列入湖南省2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按照1(變電站)+1(數據中心站)+X(儲能站、充換電站、光伏電站、5G基站、北斗基站)模式,將芙蓉、延農等變電站建成“多站融合”的智慧能源站;建立孵化培育機制,形成99項大數據應用成果,其中水電公司的項目已經榮獲中國2019年大數據“星河獎”。
潮平兩岸闊,風正好揚帆。國網湖南電力70年來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在湖南這片紅色熱土、偉人家鄉,銘記發展電網的初心,肩扛為三湘發展賦能的使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進入新時代,面臨新形勢,為了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國網湖南電力全體員工滿懷奮斗者的豪情,再出發。